在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中,总是伴随着各式各样的曲折,在有些时候,甚至还会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,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,有一种科学家研究了17年的“外星信号”,相关的论文也发了一堆,结果发现信号来自微波炉,你说这该哭还是该笑?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。
话说在1998年的时候,澳大利亚帕克斯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,探测到了一个神秘的无线电脉冲信号,根据科学家的分析,这个信号极为短暂,并且似乎具备了“色散延迟”现象。
简单来讲,宇宙空间广泛存在着稀薄的等离子体介质,当无线电波在其中传播时,会与这些介质发生相互作用。
在此过程中,频率越高的电波,其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快,所以一个源自宇宙深处的无线电脉冲信号,在抵达地球时,其高频部分就会较为“领先”于低频部分,进而形成一个可测量的延迟,这就被称为“色散延迟”。
也正因为如此,在天文学领域,“色散延迟”是判断无线电信号是否来自地球之外的重要依据,所以科学家最初认为,这应该是一个来自地球之外的“外星信号”,在此之后,科学家还根据其“色散延迟”的时间差,估算出其信号源来自银河系之外的宇宙深空。
引人注目的是,在此之后不久,帕克斯天文台又探测到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信号,于是这种信号象就引发了高度关注,科学家甚至还给它起了个名字——“佩里顿”(Perytons)。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“佩里顿”仍然在继续传来,它就像一个幽灵,在帕克斯天文台的数据中时隐时现,从1998年至2015年,它共计出现了46次,而在这17年的时间里,科学家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,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,相关的论文发了一堆,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释。
而随着探测数据的积累,一些线索开始动摇“佩里顿”来自宇宙深空的理论根基,其中一个关键线索来源于帕克斯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的设计,该望远镜上安装了一个多波束接收机,它由13个独立的波束接收器组成,如同昆虫的复眼,它们指向了天空中13个略微不同的方向,从而提高了巡天效率。
然而探测数据表明,所有的“佩里顿”信号,无一例外地同时出现在了全部13个波束中,且强度几乎一致,所以科学家认为,这种“全向性”的特征,强烈暗示其信号源并非位于遥远的宇宙深空,因为如果信号源距离望远镜足够远,其电波就会近似于平行波,不可能均匀地覆盖所有指向不同方向的波束。
所以在接下的研究中,科学家将“佩里顿”的信号源从“宇宙深空”转变成了“地球本地”,并开始系统性地排查地球上的潜在干扰源,而2014年的一项研究更是指出,“佩里顿”的信号源应该就在帕克斯天文台附近5公里的范围之内。
为了找出“佩里顿”的信号源,帕克斯天文台在2015年初进行了一次“装备升级”,他们安装了一套灵敏的无线电信号监测仪器,这套设备相当给力,它能每12分钟就对周围环境进行一次360度的无死角扫描,并且每10秒钟就记录一次详细的频谱数据,监控范围覆盖了402MHz到3GHz的广阔频段。
新设备“上岗”没多久就立了大功,它分别于2015年1月19日、22日和23日,监测到了三次“佩里顿”信号。由于监测数据显示这些信号的频率集中在2.3至2.5GHz之间,因此科学家很快就将其与微波炉联系起来——因为这正是微波炉使用的微波范围。
实际上,帕克斯天文台的休息室,确实有两台上了年纪的微波炉,它们通常被人们用于热午餐,所以这两台微波炉就成了“重点嫌疑对象”。
于是科学家们就开始了一项严谨的实验。他们拿着一杯水,反复地用休息室的微波炉加热,同时密切关注望远镜和监测器的数据。一开始,一切正常,无论微波炉如何运转,都没有产生任何类似“佩里顿”的信号。这让大家很困惑,难道猜错了?
不过一个小小的举动,意外地触发了真相:一位研究人员在微波炉还没有完成预设的加热程序、倒计时还没有结束时,就提前打开了炉门,而就在炉门被拉开的那一瞬间,望远镜和监测器的数据都显示出了一个完美的“佩里顿”信号。
谜底终于揭晓了,困扰了科学家十几年的神秘“外星信号”,其实是来自有些人在热午餐时,因为心急而提前打开微波炉门所产生的电磁泄漏。那么,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?我们接着看。
简单来讲,微波炉的磁控管用于产生微波,在正常工作流程中,加热程序结束后,磁控管会先平稳地停止振荡,之后电源才会完全切断,在这种情况下,就不存在电磁泄漏。
但是,当炉门被提前打开时,虽然安全机制会强制切断磁控管的电源,但这种突然的、非正常关机过程,却会导致磁控管的振荡状态在炉门打开的瞬间仍在工作,进而向外泄露出一个短暂的无线电脉冲信号(微波属于无线电波)。
而在这个时候,假如帕克斯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正好旋转到特定的角度,就可以接收到这个信号,于是“佩里顿”信号就出现了。
至于这种信号的“色散延迟”,则是磁控管在非正常关机的过程中,其振荡频率本身发生了快速变化所致,也就是说,这是一种源于设备本身的物理过程,只不过它的特征恰好与天体物理信号的传播效应相似。
研究了17年“外星信号”,论文发了一堆,结果发现信号来自微波炉。可以想象的是,在确定这个结果之后,参与“佩里顿”研究的科学家们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。
不过在2015年4月,严谨的科学家们还是发表了一篇标题为“确定帕克斯射电望远镜的佩里顿来源”的论文(如上图所示),详细阐述了这种信号的成因,在此之后,所有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就停止了。
盛达优配官网-炒股配资平台技巧-正规配资门户网站-西安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